首页 > 
 >  基层依法治理  >  典型介绍

宁海县胡陈乡梅山村:“法治+”串珠成链,助推共富锐变

来源: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2-09-08 13:52 点击量: 

一、背景情况

宁海县梅山村位于胡陈乡政府南面,由梅山、庙下、塘里饼三个自然村组成,耕地面积415亩,山林2490亩,现有村民189户557人,党员15名,村民代表41名。梅山村依托“三字经”的内化作用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制度优势,探索出了一条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之路,先后获得了省级民主法治村、省文明村、省卫生村和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市生态村、市园林式村庄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法治+三字经”,助推村庄创建规范化。为进一步提升梅山村的凝聚力、向心力,弘扬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梅山村建有村级家风馆,编写了村歌并编制完成全市首部“三字经”形式的家规祖训,分别包含“遵纪守法篇、生态文明篇、生活风尚篇、发展致富篇、家庭邻里篇”等五大板块。以“三字经”为引领,梅山村配合县妇联在村里开展了宁海县第一个“乡愁庭院”村的创建,并组织开展议家风家训家规、晒家庭幸福生活、讲家庭和谐故事、展家庭文明风采、秀家庭未来梦想以及“和美家庭”“学法用法示范户”等评选活动,推进村庄“传好家训、育好家庭、扬好家风”,将全体梅山人的思想统一到“好民风”的旗帜下,把梅山人的行为引导到“好家风”里来。

(二)“法治+网格化”,助推村庄服务便捷化。梅山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青壮年在外打工,留在村庄里的大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为破解“村级事务无人管,出了问题无人受理”难题,按照地域远近,梅山村集中打造“一张网、全覆盖、无缝隙”网格化建设模式,建立网格员职责清单,详细制定“村两委会骨干——驻村党员(村民代表)——普通农户”三级网格服务体系,推行一级帮一级、一级管一级,实现村务规范化管理。现如今,低保户申请、户籍证明代领、森林防火、河道巡查等具体事项已全程交由网格员代办、帮办,实现了村民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三)“法治+服务为民”,助推村庄管理法治化。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民主法治创建的重要抓手,围绕普法宣传要求,结合梅山村实际,重点选择村民自治、征地补偿、乡村振兴等村民最迫切了解的内容,多渠道、多样化开展宣传,逐步提高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如充分利用村远程教育系统资源,开展“云普法”10场;聘请浙江知仁律师事务所杨建员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及时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协议修改等多项法律服务,共计20人次;深化农户签约“法律医生”机制,以种植大户法律需求为导向,依据“责任到人、服务到位”原则,畅通“24小时”全天候服务热线,实现法律保障“零等待”。目前4位法律医生共签约40家农户,并依托农户技术培训,“法律医生”将法律服务产品纳入其中,实现农户生产经营全流程法律指导,助推农业种植规模化发展。

(四)“法治+生态富民”,助推村庄发展长远化。法治化带动好风气,好风气带来好环境,好环境带来好项目。梅山村借势借力,以休闲旅游为突破口,树立“村庄经营”理念,统筹布局新农村建设项目,通过“租景入股+固定分红”,梅山村将梅花山庄、国家级垂钓基地、山顶茶馆、大会堂、10幢小木屋和茶园等周边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与相关文旅企业共同组建“星乡无尘”山水人文度假空间,每年可为村集体实现增收35万元以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撬动了民宿和餐饮经济发展,打开农副产品销售局面,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可观收入。梅山从一个“脏、乱、散、差”的边远落后村,到一个“净、洁、齐、富”的文明先进村,以制度实现“智治化”,以文化振兴“一子落”,致乡村共富发展“满盘活”。

三、经验启示

村庄的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经验表明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制度基本实现对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小微权力内容的全覆盖,使村干部做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成为乡村治理的“良法”,是实现乡村依法治理不可或缺的管理制度。

村庄的发展需要一种向上的理念。梅山村世代牢记家规祖训,自觉奉行“遵纪守法、勤劳致富、邻里和睦、生态文明、生活风尚”的理念,推进村庄发展。同时村庄发展也离不开几支法律服务队伍全程法律服务理念,离不开梅山村一任任村干部力求发展的理念。

村庄的发展需要一张远大的蓝图。梅山村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契机,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挖掘地域特色,撬动了民宿和餐饮经济的发展,打开了农副产品销售局面,带动村民实现共富。

四、专家点评

梅山村以严谨的家风家训为引导,认真落实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制度,构建领导核心突出、运作程序规范、工作高效协调的村务良性运行格局,努力实现“大事能议、议而能决、决而能行、行而有果”的目标。通过各届村班子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励精图治,不断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推动了该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助推村庄走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