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小陈的师傅徐师傅最近发现他上班总是无精打采,这样的情况出现已经持续一个多月。后来,小陈才道出真相:小陈交了一个女朋友,经常一起出去吃饭逛街买衣服,由于家里条件也较差,实习工资又不多,渐渐地开始入不敷出。于是申请办理了信用卡,直到信用卡也还不出。后来,他开始借网贷,月时间,网贷3000元后来被连环贷滚到了35000元,而此时他还另有信用卡4万多待还。
一、案例分析
校园贷就是在校学生通过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贷款金融机构和平台在网上申请获得信用贷款的方式,主要有专门针对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P2P贷款平台、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银行机构面向在校大学生提供的校园产品、民间放贷机构和职业放贷人(俗称“高利贷”)等。而在这些“校园贷”中危害最严重的,也是最臭名昭著的就是线下私贷(高利贷),放款快、无抵押,通过网络进行简单操作就可以办理是不良校园贷的典型特征。一些机构在学生中发展“中间人”,专门撮合其他学生贷款,并从中收取费用,甚至有“中间人”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大肆骗贷。
不良校园贷的常见套路主要有:打假借条:对借钱应急的学生,以自己需要还款保障为由,忽悠学生开出远超过借款金额的借条。签假合同:通过零元购手机、兼职等借口,拿走学生身份证、签订莫须有的贷款或分期协议。连环贷:还不起贷款的学生,逼迫其同学、朋友帮还贷款,没有能力帮忙,就逼迫同学贷款,形成连环贷。校园代理发展下线:以创业组织为名,让学生分发校园贷传单、成为校园贷代理、发展下线,寻找目标并抽取分成。美容贷:免费扫码美容咨询、整形没钱可以贷款、10分钟放款,直接汇至整形医院。
二、法条链接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针对校园贷的专门法规,校园贷相关的问题可能涉及个人隐私、人身安全、敲诈勒索等问题和其他犯罪,在遇到上述各类犯罪侵害时可使用对应的法规进行自我保护。如果在校学生陷入校园贷,第一时间应该及时跟学校、教师、家长沟通,寻求法律帮助,如有人身危险及时报警。
主要可能牵涉到的相关法律条文:暴力催收,涉嫌寻衅滋事、故意伤害、侵犯隐私等犯罪,虚假宣传、无节制收费涉嫌诈骗、敲诈勒索类犯罪,这些犯罪情节严重的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校园贷中收取高额利息、手续费、违约金、滞纳金等情况涉嫌违法,相关规定可以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