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镇双马村位于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中部,南与范灵公路相连,北紧靠329国道,东邻海甸戎村,西和王家路村交界,交通便捷。该行政村由2001年3月由方马、双家堰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总人口2046人,其中本村常住户数571户,本地村民1328人;居民70人;外来人员800余人。近几年来,双马村委会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社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民主法治社区”的创建活动,把建设“民主法治社区”与“六五普法”,“平安社区”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推进村民主法制建设步伐。该村先后获得宁波市“四星级民主法治村”、慈溪市示范综治室、慈溪市三星级平安社区、平安慈溪先进集体、慈溪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示范村、宁波市文明村、浙江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制
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的民主法治示范社区领导小组,把依法治村工作列入村两委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工作领导。村干包片、包组,组干包户,形成了共创共建的良好局面。加强依法治村的其他配套组织建设,即抓好村综治工作室、治保会、调解会、帮教小组、治安联防队建设,加强其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保证依法治村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居民法律素质
村委会在醒目位子设置了 “村务公开栏”,有专人负责定期张贴与农民有关的典型案例专栏和法律、法规知识专栏。村委会成立了村民法制教育学校,经常性的邀请司法老师举办讲座让村民学法、知法、用法、守法。村委会还利用了法律明白人宣传队,每到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期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进行普法宣传,使村民们在轻松的环境中系统掌握了党的政策和法律知识。目前,该村已建立了法律图书角,可为村民提供丰富的法律图书。大学生村官还借助远程教育设备,定期组织村民收看法制教育片,讲解农村常用的法律法规知识,在村级干部中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律常识和依法行政教育,让领导干部率先成为学法用法守法的模范。
三、以“四民主”“两公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创建工作到位
紧紧围绕创建活动的中心内容“四民主”“两公开”,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依法治村规划》《议事决策规则》《村民大会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实行依法决策,民主管理,村民自治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一是健全民主决策制度。民主决策是村民参政、议政,当家做主的生动体现,是村民自治的力量源泉。村委班子办事认真、做事民主、狠抓落实,从而增强了村民对干部的信任度,融洽了干群关系。二是规范民主管理制度。村务管理制度的落实,使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中来,特别是重大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的实施,增强了村务管理的民主性、科学性,避免了村干部因决策失误给集体经济造成损失,较好地防止了村务管理活动中的暗箱操作和村干部不公、不廉行为的发生。三是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民主监督是各项工作能否真正落实的保证,也是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外部动力。制定了《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工作制度》等一整套工作制度,建立了民主监督小组,落实民主评议制度和群众监督机制,从多个方面来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四、落实责任,防患未然,确保我村一方平安
一是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化解矛盾纠纷,结合村实际状况,制定相应责任状,把综治工作列入日常工作的重点,对各片组长签订责任状,把任务责任分解到人,落到实处,对全村各组每月排查一次矛盾,发现矛盾问题及时给予处理,做到小事不出组。二是依法治理促发展。结合平安创建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利用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的宣传网络,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号召村民树立良好居风民风,遵纪守法,依法加强安全防范。三是民主法治建设带动文明卫生创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群众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该村因势利导,把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与文明卫生创建结合起来开展,取得明显效果。
今后的工作中双马村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使全村的各项工作走上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更好的促进村的稳定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