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基层依法治理  >  典型介绍

宁海县力洋镇力洋孔村

来源: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19-04-22 13:50 点击量: 

力洋孔村位于宁海县力洋镇茶山脚下、金塘水库上游,力洋孔的先祖是孔子嫡系第55代孙,最初从福建迁到胡陈中堡溪,后又在明朝洪武年间转迁至力洋孔,至今已经600余年。全村168户,508人,耕地面积216亩,山林面积5500多亩,常年外出务工200多人,农村经济总收入201万元,人均收入4100元。力洋孔村距镇区6公里,不但风景优美,背靠茶山,面向浩渺的金塘水库,桃花溪环村而过,而且古迹众多,古枫树、古民居、古水井、古碾子等比比皆是,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力洋孔村正努力改善和完美村庄环境,深入挖掘孔子文化底蕴,为把村庄打造成生态文化旅游古村而努力。多年来,力洋孔村两委一贯以“正党风促村风,立家风带民风”的做法,坚持法治育人、德治育民、村治建村,“三治融合”管理村风村俗,改善村容村貌,造就了纯朴的民情,友善的村风,遵纪守法的村民。近十年来,真正做到了大、小事件不出村,村民无犯罪无判刑,村风文明、村民和谐。力洋孔村党组织和村委会高度重视民主法治建设,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

一、以自治为本,筑牢基层基础

1、严格把握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力洋孔村把村民自治作为推进村治理的基本形式和保持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每届换届选举,都做到精心组织,制定方案,周密部署。坚持“五个不准”原则,即不准拉票、贿选,不准拉帮结派,不准搞人身攻击,不准搞小圈子、小动作,不准违反组织纪律、组织原则,用严明的纪律保证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坚持“两推一选”,确保把受村民信任、思想好、能干事的能人选进两委班子中来。

2、确保村下属组织个个合格有活力。严格村民组长选举工作,确保把思想素质好,愿意为群众办事的村民选出当村民组长。扩充老年协会,做好老年人工作。招集智士贤人成立村级民宿旅游接洽队、普法志愿服务队、村级平安网格员,充分发挥各小队的作用,配合村两委会做好村民的工作。

3、让村民自治“有法可依”。修订村规民约让村民自治“硬起来”,坚持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依法、简洁、易行的原则,在“一村一法律顾问”指导帮助下,村依法制定和修订《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依法立规,以规治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修订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村民自治。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使村民自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以法治为纲,强化基层保障

1、聘请农村法律顾问进村指导村务工作,参与村级政策法律把脉。从重大政策规定制定程序作为切入点,严格遵守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三十六条规定,做到事前充分调研,征集民意;事中严格把控,确保合法;事后落实到人,有责必究。同时,村里管理制度及村务中每项工程文书、招投标等文书的拟订,都一一经过顾问律师的把关,保证村级事务中不出政策程序上的纰漏,从而保证村级工作的严谨性。

2、借用春节等重大节日村民回家之际,通过法治课、发放普法书籍等形式,对全村党员、村民组长、学生、外出务工回归人员进行法律教育;村图书馆设置法治图书专栏,免费提供大量法律知识读本供村民学习。与此同时,力洋孔村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切实加强与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成立以法律顾问为主的法律服务团,建立“法律顾问e服务微信塔群”随时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为村民讲解法律常识。

3、积极利用外援来村普法。邀请县里普法讲师团,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活动。在“普法宣传月”“3.8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日发放法律宣传手册、讲解经典法治案例,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走家入户开展法治宣传,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不断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德治育民,深化引领作用

1、重学崇礼,遵循家规组训。力洋孔村是孔子嫡系第55代子孙聚集地村落,一直来继承和发扬先祖的儒家文化。在治村理念上也遵循着“依法治村”和“以德治村”相结合的治村管理模式。力洋孔村村民一直以来遵循着“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务要读书明理”的祖训。在家庭生活方面,孔氏家风要求子孙祭祀祖先,不忘祖本,与家人相处中秉承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原则,并慎戒不幸再婚再嫁的子孙。而在个人修为方面,孔氏祖训宗规强调子孙在面的利益时要做到勿嗜利忘义、管理公务时要秉持克己秉公的原则。孔氏子孙从小接受孔子八德之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洗礼,做人做事皆受孔子文化的熏陶。

2、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力洋孔村每个月都定期举办一次传统文化活动,除每年两次大型孔子祭典外,还有小孩子的启蒙礼、成年礼、笄礼、重阳节等等,通过这些传统文化活动,加强村民道德教育,接受孔子文化的熏陶。通过孔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促进法治意识的提升。

3、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家风”“文明家庭”等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新风尚,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结合力洋孔村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功能作用,丰富文化礼堂法治元素,挖掘法治典故、道德故事、法治案例等植入文化礼堂,积极利用孔子法德讲堂开展法治讲座、法治咨询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