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基层依法治理  >  典型介绍

海曙区石碶街道建庄社区

来源: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19-03-13 09:52 点击量: 

一、建庄社区基本概况

2016年8月,建庄社区正式授牌,由村改社,成立建庄社区居委会。社区东起奉化江,南接鄞州大道,西至万泉路,北到万兴路,下辖庄湾沁园、万隆花苑2个拆迁小区,合计共2500余户居民。目前,社区居民主要由原建庄村村民、机场重点工程、汪家村何家自然村村民及石碶街道16个村的大龄青年、无房户组成。

目前辖区内有中学1所,幼儿园2所,农贸市场1个,有占地2664平方米的文化公园1个,健身器材设施9套,有室内活动场地面积350平方米,社区活动室6个。此外,还有占地1500平方的村级文化礼堂1座。

撤村建居前,获得的荣誉有:2007年的“市级文明村”,2008年的区“和美家园达标村”;2012年的市级“生态村”、市级“卫生村”、区“和美家园”示范村,并成功创建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撤村建居后,获得的荣誉有:2017年度市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市级“四星级党支部”、区级“优秀团支部”、区级“党员志愿者优秀服务团队”。

随着社区工作的不断推进、完善,建庄社区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牢固树立“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通过扎实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民主监督等多种有效途径,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干部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形成了社区各项工作民主化、法治化和规范化的良好局面。现将我社区创建“浙江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和动态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二、主要创建工作

(一)、推进民主建设,充分实践民主营造良好创建氛围。

建庄社区成立了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欧文为组长,治保主任李叶平为副组长,其他社区干部为成员的民主法治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大家各司其职,分工不分家,保证创建工作顺利有效。同时,根据上级党工委、办事处关于加强社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意见,社区居委会还制定了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为创建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在创建活动中大力宣传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积极实践以“四民主、三公开、一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民主建设形式。

1、抓好民主选举环节。建庄社区于2016年6月撤村建社,属于石碶街道第一个拆迁型社区。撤村建社前,认真抓好民主选举,2013年下半年,村委会选举严格实行“无候选人自荐直选”制度,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选举当天,投票会场设立固定观察员和监督员,另设划票处6个,保证选民划票不受他人干扰,禁止村干部担任代写员,以做到公正透明。我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支部和村委会,两委员更加年轻化,化结构得到了优化,班子成员团结廉洁、依法开展工作、全面践行民主,带领村民群众致富。撤村建社后,股份合作社股东代表选举, 继续沿用“无候选人自荐直选”制度,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顺利选举出28名股东代表,带领建庄股份经济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也促进建庄社区更加稳定和谐发展。

2、抓好民主管理环节。社区成立后不久,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的工作规划及社区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承诺书都一一向全体居民公开。社区公约、居民公约征求居民意见并通过广场发布活动形式,让每个居民承诺签字,有效提升知晓率和参与度。此外,社区通过周一例会、每月15日党员大会,广开言路,通过党员带头、社区先行、社群共同参与的模式,带领社区踏步前行。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召开每月股东大会,吸收关于发展建庄股份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好的想法,落实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运用厂房租赁、土地租赁等方法,使经济得以健康、稳定的发展。社区建设疾步如飞、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社区环境怡然清新。

社区“两委”成员在半年和年终分别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情况,接受监督和评议。在约束方面,建庄社区根据《居民自治章程》和《社区公约》,结合开展创“文明户”活动,实现居民和居委会成员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3、抓好民主决策环节。建庄社区建立和健全了以业主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完善了党群议事会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做到了凡是社区里的大事,尤其是与业主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提交业主代表会议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做出决定,使业主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2018年度,随着社区民主管理工作及网格化工作的不断完善,社区设立了“居民说事”和“网格说事”专室,并相应制定了执行规范制度,“有事您说话”成为了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口头禅,社区居民不管有什么关心的事、烦恼的事、困难的事,都可以到社区来“说事”。

此外,为明确工作职责,社区进一步规范了班子成员的工作职责,完善了《民主议事制度》、《目标责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为保证居务管理的民主化。坚持依法办事,建立了会议、重大活动和日常工作记录,将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落实情况、日常工作情况记录在案,认真规范登记各级会议记录。通过近年来的制度建设,社区各项事务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社区事务决策提供制度保障。

4、抓好民主监督环节。社区成立了居务、财务监督小组,成员由业主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向全体居民负责;建立了党务、居务、财务公开栏和封闭的业主意见箱,按照规定定期公布社区公开制度,确保公开的内容真实全面规范;财务每月公开一次,居务一季度公开一次,党务半年公开一次,使社区里各项管理和服务行为都置于广大居民的监督之下。实行社区干部工作报告日制度,在党员、业主代表“亮牌亮户”工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健全完善联系服务居民工作机制,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到户。

(二)、严抓“一章程四体系”建设,保障了全社区治安和社会稳定

建庄社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念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制定并不断修订完善居民自治章程和社区公约,在全社区范围内扎实开展依法治理、法律服务、依法维权、矛盾化解四个体系建设,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依法治理,开展平安创建,提高了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保障社区治安和社会稳定。

1、认真开展居民自治章程和社区公约修订工作。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建庄社区自成立以来,努力做到使社区的自身建设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并以创建“平安村(社区)镇”为契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省《实施办法》,坚持完善《居民自治章程》和《社区公约》,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坚持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努力提高民主自治水平。

自2016年建庄社区居委会成立以后,以社区李欧文书记为首的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组织开展了居民自治章程的修订工作,同时邀请社区法律顾问对内容进行了审核。2017年年初又对居民公约进行了修订,并经业主代表及全体党员表决通过。修订后居民公约包括总则、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美丽家园、平安建设、民主参与、奖惩措施等内容,结合上级党工委办事处的中心工作,增加了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三江六岸、网格化建设等内容,切实做到与时俱进,切实维护居民的利益,同时组织开展了社区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入户宣传、广场首发仪式等,提高居民知晓率,以便全体居民更好地遵守执行。

2、认真开展依法治理体系建设。

健全完善了治安组织和治保网络,管理建立警务室和治安巡逻队伍,强化了十户联防制度,坚持每晚巡逻值勤,较好地维护了社区治安秩序。建立完善“四个平台”网格化管理机制,所辖的2个拆迁小区(庄湾沁园、万隆花苑)及1个杨家自然村共分为10个网格片区,分别有社区工作者担任网格长。社区通过不断创新“四个平台”建设工作模式,推出“三三战术”:民意搜集时做到“三个知道”、矛盾排查时做到“三个突出”、网格走访时做到“三个灵活”。通过不断创新“战术”,让社区“四个平台”建设工作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   

此外,社区建立了重点人员长效管理制度,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加强与他们之间的联系,时刻掌握动态。做好刑满释放人员、社会闲散青年的教育转化工作,现有社区矫正人员2人,归正人员2人,坚持每月见面谈话不少于一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确保不发生重新违法犯罪情况。认真做好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门前三包工作。积极发展股份经济,同时积极落实新型合作医疗和新社保工作,社区参保率均达98%。全心全意为困难居民和低收入家庭服务,为低收入户家庭申请办理了低保,向困难居民发放救济金,走访慰问次老弱病残孤家庭。为了防止“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社区加强了对邪教本质危害和外在表现的宣传教育,使居民能分清正常宗教信仰与邪教区别,自觉抵制邪教的侵蚀,教育广大群众不听、不信、不言、不传,为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奠定了基础。

3、认真开展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按“四有”标准开展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即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有顾问。社区配有法制宣传员2名,建有法制志愿者队伍15人,设立了面积100多平方的法制学校,自社区成立以来,每季度组织两委干部、党员开展学法课、道德讲堂培训。社区设有电子阅览室共藏书10000余册,其中“法制图书角”有400余册法制类图书,并做到及时去旧迎。

    此外,为了加强宣传法制文化,社区因地制宜投资了10万余元精心打造了一个法治文化广场,占地面积10亩,设有法制宣传窗、法治长廊、法治故事园,法治步道等内容,社区成立至今,已经在法治文化广场开展宣传活动百余次。法治文化长廊工作的尽善尽美,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先后迎接了区党建工作督导组、区法治建设领导组、区文化宣传领导组、区人大代表督导组等领导一行人的莅临参观指导,对我们法治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同时,为进一步满足居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社区聘请了专业法律顾问,每月定期坐诊,并在办公楼公开法律顾问联系方式及监督电话。在重大事务决策中,也邀请法律顾问参与,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和建议。

4、认真开展依法维权体系建设

社区建立了法律服务室,健全完善了居民用法和法律援助制度,使居民能够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并在窗口向居民公开法律援助的范围和条件,为来访人员提供援助咨询,并对符合援助的条件的进行受理和申报。健全完善了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预案,强化打、防、控一体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宣传依法维权的氛围,引导居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建庄社区是一个人员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的拆迁型小区,有着拆迁型小区的通病,但是社区全体上下一心,坚持做到以理服人、依法治人,努力做到“小矛盾不出社区,大矛盾不出街道”,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始终为构建和谐美好社区而不懈努力。

5、认真开展矛盾化解体系建设。

为使社会治安得到综合治理,社区建立了三级治保调解网络。社区设立调解委员会,各楼道设立人民调解小组,又根据居民居住情况,每90户设立一个纠纷信息员。三级调解网络健全后,工作职责明确,并能积极开展工作,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全力化解各类纠纷。一是出现的各类纠纷得到及时调处,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没有因纠纷调解不善而导致刑事案件和非正常死亡;二是能及时发现、整治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全因素,整治不了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整治,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处置在萌芽状态;三是结合辖区实际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在强化“大调解”机制,坚持每周一排查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例会,按照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处置,实现了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社;四是在重点节假日全面强化稳控布防制度,将过细的思想工作做在前,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切实将问题消灭在基层、化解在社区。撤村建社前,建庄村于2013年第一批创建了鄞州区村级示范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设专职调解员2名,兼职调解员7人,并设专门调解室。社区成立后,调解工作一如既往,在原有基础上了壮大了调解队伍,成立了“金钥匙调解队”,协助调解各项纠纷矛盾。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18年共排查矛盾纠纷10个,调解成功10起,受理率100%,成功率100%,对调解的纠纷全部进行规范登记在册。 

(三)、扎实推进创建,科学建设民主和谐建庄社区

在强化组织领导、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的同时,建庄社区科学规划,狠抓落实,社区的各项事业取得和谐发展。

1、社会事业方面

建庄社区始终把为群众谋求更多实惠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上级党工委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新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工作。建庄社区已启动了两个治水项目,一是启动了河道生态修复工程,这个工程的实施将使水面更加清洁,水质明显提升,并结合改观型新村建设契机,着力打造江南水乡风格的生态景观带。二是实施截污纳管,截污纳管的改造过程通过对区域主要路面等统一收集,引入排放到污水处理厂,有效治理生活污水。按上级要求,在辖区进行违章拆除和三改一拆专项整治,近二年共拆除违章10余处,拆除单体最大面积1548平方米。2015年投资39万启动建设的社区农贸市场,也于2018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社区内无失学儿童,无老人、幼儿和残疾人被遗弃。

此外,社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每月的消杀工作按时有效,积极预防各种疾病发生。建庄社区深入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计生氛围,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计划生育率、季度服务率和期内综合避孕落实率每年都达到100% 。

2、文明和谐方面

建庄社区积极探索把精神文明建设、反邪教斗争和科普宣传紧密结合。社区成立以来狠抓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切实打造先进文化阵地,不断创新社区文体队伍,组建了腰鼓队、舞蹈队,太极拳队、戏曲队、旗袍队等文体团队,并利用 “三八节”、“中秋”、“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契机,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组织居民参与各种文化、娱乐、健身等活动,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普及生活科学知识,营造一种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坚持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开展“文明家庭示范户”、“卫生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以弘扬科学、精神,远离黄赌毒为核心,大力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居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四)、创建活动取得的成效

自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活动以来,经过认真学习宣传法律法规,“四民主三公开”“一章程四体系”等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一系列民心工程的广泛开展,极大地增强了居民的民主和法治观念。

1、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坚持事为民所办、利为民多谋、权为民多用、情为民所系,积极发展公益事业,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2、“两委”班子团结协调、廉洁自律,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明显增长。通过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居民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极大的增强了居民的法治观念,全社会稳定、治安良好,走上来和谐发展良好轨道。

3、赌博、封建迷信、吸毒等丑恶现象和不良行为在辖区内几乎绝迹,邻里间吵架闹事的现象少了、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欢声笑语多了。社区刑事发案为零,民转刑案件为零,无群体性械斗案件发生,无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社会秩序良好,居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