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普法动态  >  法治新闻

宁波海曙:“红色引擎”成民营企业发展新动力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发布时间:2018-12-20 16:50 点击量: 

“我们最开始只有19位党员,人少又没有场地,如今党员队伍已发展到85人,预备党员7人。”在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新建成的企业文化展厅,党委书记王刚指着文化党建墙介绍说,“他们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力量,党建做实做强了,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海曙民营企业数量4.4万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2%,占全区市场主体的44%,民间投资占比63%,智能经济、数字经济、时尚经济三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对新时代非公企业如何进一步做好党建工作,如何通过推进党建工作为企业发展助力?海曙区紧紧围绕“党建强、发展强”的目标,从最早探索商圈区域化党建、开展支部标准化建设抓基层打基础,到推广“锋领e家”智慧党建平台、实施“名企双强”计划、开设“红色旗手训练营”,“红色引擎”成海曙非公企业发展新动力。

走进位于海曙区石碶街道的三生健康产业园,浓浓的红色气息扑面而来,从行政楼到会议中心,再到生产车间,分布着三生(中国)党校、党建长廊、党建展厅。公司党委书记王刚介绍,2016年1月,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升格为党委,下设(创新模式、营销先锋、创意策划、五星服务、精益生产、三生智造、网络、骏诚保险、御坊堂) 9个党支部。

作为被纳入首批“名企双强”计划的企业,三生公司以补短板、强基础、促发展为抓手,全面打造“幸福三生”党建特色品牌,高度重视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优秀产业工人和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积极传播以党建为内核的企业文化,让党员在企业改革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各个关键环节发挥作用。

在GMP生产车间,一尘不染的走廊内,增建了精益生产党支部活动园地,增挂着党建标语,将党建文化与生产操作融为一体。党员宋立东创新生产工艺,创造经济效益近百万元;精益生产党支部就节能降耗减排向公司提交鞋套使用改善方案,年度节约鞋套5万双……党建引领作用在生产数字上得到了直观反映。

王刚说,针对公司党员出差多、流动性强的特点,公司党委通过建立三生(中国)幸福党建微信公众号,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同时,坚持开展季度党员“锋领”指数考评工作,探索党员积分制管理,评出“卓绩党员”(优秀党员)、“标准党员”(合格党员)、“一般党员”(基本合格党员)、“警示党员”(不合格党员),以此作为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推优选优的重要依据。

据海曙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像三生公司这样,“名企双强”计划结合每个企业特点,定制“三张清单”,使企业能够针对性地把党建工作转化为生产力。为了保障“名企双强”计划落地生根,该区整合全区党建资源和工作力量,构建“三位一体”工作运行机制,形成区“两新”工委“统揽”、镇(乡)街道“包揽”、群团组织“兼揽”的责任体系,通过包片联系、定点培育、片区例会等方式,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了党建工作资源的“纵横贯通、整体联动”。

在“名企双强”计划培育的首批36家企业中,可以明显看到每家企业的进步与成长。目前,海曙区已基本建成区委两新工委和石碶街道2个片区14家“双强名企”示范群,更是涌现出了雅戈尔“领袖工程”、三生(中国)“幸福党建”、太平鸟集团“闪耀党建”等一系列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党建工作品牌。

为破解两新党务工作者的系统学习难、工学协调难、应用实际难等难题,去年10月,海曙区首期“红色旗手训练营”开营,19位来自企业的党组织书记,通过半年多的训练,蜕变为“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的优秀基层两新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

太平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的专职党务工作者、集团本部党支部书记唐红亮,在参加训练营之后,把党建工作经验带回太平鸟。在他的指导和组织下,集团党委下属各支部党建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明显提升。7月份,他联合中行海曙支行党委开展的“激情燃烧的岁月——重走长征路”活动,受到了集团党委两百多位党员的一致称赞,这也让他对于做好党建工作信心倍增。

截至目前,该区“两新”党组织868个,党员1.6万余名,从业人员33万。区域党群服务中心、站点200余个,辐射服务民营企业。